中國工程機械在世界舞臺上悄然榮升為主角。中成泵業了解到,2012新年伊始便迎來了洶涌澎湃的海外并購大潮。據普華永道在京公布報告顯示:2011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和金額均創紀錄,交易數量207宗,金額達429億美元。進入2012年,并購勢頭更加猛烈,很多收購對象都是全球一流企業。
這些年來,由于我國業內人士的不懈努力,中國制造板塊在某些行業已經取得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,對實施"走出去"戰略具備了很好的條件。據中成泵業獲悉,我國加入WTO以后,隨著發達國家的優質技術、管理及資金進入中國市場,行業的競爭加劇。從總的發展趨勢看,由于優質資源的引入,大大促進了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的創新,加快工程機械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、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,把企業進一步推向市場。正是在2002年,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迎來了化的元年,有企業率先將產品賣到海外,開創了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的先河,緊接著,中國工程機械軍團向海外市場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。
入世十年,中國工程機械的出口方式由外貿公司轉向以企業自營出口為主;由貼牌轉向以企業自主品牌出口為主;由主要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轉向發達和次發達國家;出口地區由游擊戰轉向陣地戰;銷售模式由直銷轉向代理制。同時,在開發海外市場過程中,產品性能質量也不斷提高,知識產權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,海外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日趨完善,海外投資和資本運作步伐加大,中國工程機械整體的化戰略布局初見端倪。
中成泵業總結出,中國工程機械產業“走出去”的動力可以歸納為:第一、整合優質資源;第二、在目標市場,降低成本、減少貿易摩擦。就核心資源而言,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與同行相比較,優勢是在市場、規模、產能和人力資源上,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物美價廉;劣勢是在觀念、體制、產品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上,與發達國家同行業相比差距還很大。在發達國家,整合優質資源(主要是技術資源、市場銷售資源、關鍵配套資源)是重要的內容。強大起來的中國工程機械,將目標瞄準全球,欲在揚威,讓世界感受“中國制造”的力量。